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通过间接方式传递时间或信息,依托语境即可被轻松理解。例如“明天这个时候做xx”,对人而言一目了然。若想让系统实现这一功能,可通过MCP接口解析tokens获取当前时间,再据此创建时钟或待办事项,问题便可迎刃而解。
类似的,通过YOYO主动学习以及记忆,对于地点,“在公司楼下等你”,未直接说公司具体地址,但结合双方已知的工作地点信息,就能明确位置;可通过接口调用用户预设的公司地址数据来定位;对于人物,“帮我把文件交给上次开会的张总”,未直接说明张总的身份信息,但凭借共同参与的会议场景,能准确识别对象;可通过调取记忆的会议参与人员名单来匹配人物;对于事件:“记得把上次没完成的报告收尾”,未详细提及报告主题和进度,但结合过往工作任务待办,能清楚知晓要处理的内容;可通过对接任务管理系统获取未完成报告的详情。
现在的YOYO确实越来越好用了,但智能体交互的时候更多类似于一个深度适配的deepseek,缺乏一点记忆能力和信息理解能力,如果以上建议能够采纳更进,同时如果可能,再有点主动型ai的能力(如清华与面壁研发的Proactive Agent),我想或许会更加易用成为发布
7 人已参与
支持
反对